山东手造数字化线上馆

预约请扫码

资讯
最新快讯
政策法规
资讯

加强非遗活化利用,让文化遗产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——政协委员、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访谈录
2022-3-21 11:52:01  来源:
      
       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,既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也需要与时俱进、推陈出新。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,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。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表示,非遗是以传承人为重要核心的活态传承,要持续加强活化利用,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。

王爱琴: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。


非遗是以传承人为重要核心的活态传承,只有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。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:


一是促进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融合发展。各级政府要将具有地方特色、适宜普及推广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,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场馆,在公共文化设施中设立专门区域,用于非遗项目的收藏、展示、传承、传播和研究。


二是建立对非遗项目的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。在加大政府投入,用好用足财政资金的基础上,积极吸纳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金参与非遗保护。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资金,广泛参与非遗保护,“认领”非遗创新孵化项目,尝试和探索将传承人利益捆绑的多元主体开发和绩效管理机制,加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流通活力。推动金融机构、专项基金助力非遗,建立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,连接两个资源。


三是推动非遗+旅游+生活深度融合,让非遗产品、非遗活动走进景区,融入百姓生活。以非遗的地方性、原真性、独特性,结合当地有传统优势的工艺美术等,吸引游人,涵养消费群体,助推非遗传承传播,逐渐形成市场力量作用的非遗专业街镇以及各种特色展示空间,从而拉动消费,促进非遗产业化。




王爱琴: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,带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人才的储备建设中。


现有传承人队伍中,多数传承人过于依赖传统的传承方式,对当代审美、艺术潮流缺乏敏感与认知,市场意识较弱,创新精神不足,开放度不够,活态传承能力不强。受限于年龄老化、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,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。对于这种现状,我建议:


一是加大非遗传承后备力量培养力度。通过设立国家或地方奖项对具有卓越贡献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(群体)予以奖励,增加保护经费和生活补助,让其安心开展非遗技艺的传帮带。继续实施传承人的研培计划,探索推进非遗与学历教育结合,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,带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人才的储备建设中。


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  鲁ICP备20032656号-1   咨询电话:0532-88560666      邮箱:jimominsu@163.com  技术支持:青岛龙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 总浏览量:612835